凌晨三点的闹钟响起,我揉了揉眼睛,电视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格外刺眼。那是世界杯,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让无数人甘愿熬夜的理由。
记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我和老张挤在城中村的小酒吧里。空调嗡嗡作响,但没人抱怨——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屏幕上。当克罗地亚队逆转英格兰时,隔壁桌的大叔把啤酒杯砸在地上,玻璃碴混着泡沫四处飞溅。那是世界杯,连最矜持的银行职员都会为陌生球队嘶吼的地方。
"足球不过是22个人追着球跑的运动?"父亲总这么说。可当他看到马拉多纳连过五人时,这个退伍老兵哭得像个孩子。
卡塔尔世界杯的决赛夜,整栋公寓楼都在震动。梅西捧起大力神杯的瞬间,楼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第二天环卫工人抱怨满地的彩带,但嘴角带着笑。那是世界杯,能让整座城市忘记时差与隔阂的魔法。
- 1998年:罗纳尔多决赛前神秘抽搐,巴西队魂断法兰西
- 2006年:齐达内头槌马特拉齐,英雄谢幕染上血色
- 2022年:摩洛哥队创造非洲神话,清真寺的欢呼响彻撒哈拉
如今我的儿子开始收集球星卡,他问我为什么对着一件褪色的蓝白条纹衫发呆。我打开手机里存了十五年的视频——那是世界杯,是马拉多纳在更衣室抽着雪茄哼唱的跑调国歌,是克洛泽空翻时扬起的草屑,是内马尔滚出三米远时观众席爆发的哄笑与咒骂。
冰箱上贴着2030年世界杯的申办城市名单,儿子用红笔圈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我知道,又一代人即将陷入这种甜蜜的疯狂。毕竟,那是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