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左一为李倩
幼年因小儿麻痹症不能站立行走的李倩,不想成为父母和家庭的包袱,十三岁时开始练习乒乓球,训练跌倒损伤是家常便饭,她的腰和腿先后做过五次大手术。腰被缝了三十几针,变成S型,植入的钢板至今还没取出,平时不能弯腰,一弯腰就疼,训练的辛苦可想而知。
李倩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但为了能让孩子坚持训练,全家人咬紧牙关,全力支持。小时候,李倩的父亲骑着农用小三轮,风里来雨里去地陪在女儿身边。为了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多小时,每次父女俩都走得很晚。在校期间,李倩一直品学兼优,曾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她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做弟弟的榜样。
💪
小小的身躯
满满的能量
内秀却倔强的性格
成就了这位轮椅上的冠军
2008年,北京残奥会
年仅19岁的李倩首次出征,荣获女子TT3级单打和女子TT1—3级团体两项冠军。
2012年,伦敦残奥会
李倩荣获女子TT1-3级团体金牌。
2016年,里约残奥会
李倩荣获TT1-3级团体金牌和女子TT3级单打银牌。
入选国家队后,李倩长期在江苏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训练,并作为特殊体育人才与浦口区残联签订了劳动合同。浦口区还帮她选购到了心仪的房子,安居乐业后的李倩训练更加刻苦。
四战残奥会
四次问鼎最高峰
让我们为这位浦口的残奥冠军喝彩
🎉🎉🎉
◆◆ ◆ ◆
部分素材来源:区残联
编辑:小浦
浦口区融媒体中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 “赶考”新征程,浦口高质量发展再起航
■“四类药品”恢复销售,要注意的是……
■ 浦口区第五次党代会闭幕,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
■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浦口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