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班时总是像陀螺一样,无法停歇,没法思考。

好不容易到了晚间,何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慢下来。花几分钟时间,读一段文字,品一篇文章,相信你总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遇见你,遇见我,遇见最美丽的自己,聆听最动听的故事。这里是海都『慢读』,希望与你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N 海都记者 宋晖 吴臻 实习生 邵许 林舒畅

游泳是暑假孩子们的“必修课”,随着游泳场所对外开放,游泳馆又可以听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了。

说起竞技游泳,你也许会说福建有齐晖,但可能并不知道1949 年之后中国奥运第一人也是出自游泳项目,而且是一位福建“小哥哥”——他叫吴传玉,是印度尼西亚归侨,祖籍福建龙溪县(今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流传村,被称为“中国飞鱼”。

三年前,国际游泳名人堂为其颁发了纪念牌,今天我们来慢读“中国飞鱼”的故事。

01

从“狗爬式”“鸭子游”到竞技游泳

《福建省志·体育志》中记录着福建游泳的历史:

在民间,广泛流传“大爬式”“狗爬式”“鸭子游”及潜水、踩水等多种姿态的游泳活动。但竞技性游泳运动是1840年之后,随欧美文化体育的传入,逐渐在福建开展起来的。

1905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福州南台苍霞洲建起一座设有跳台的室内游泳池,经常开展训练和组织比赛。

1912年,厦门青年会在鼓浪屿建海边游泳场,吸引众多的游泳爱好者……

1917年,美国传教士孟列绰在厦门讲授游泳技术,引起了人们对游泳的兴趣和关注,也促进了民间泳姿的改进。竞技游泳活动也在民间开始流行……

1933年,厦门青年会举办国际公开“环鼓”游海比赛,时值日本侵华,素有“鹭江龙”之称的王鸿龙战胜日本选手,夺得冠军,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鼓舞了群众的抗日情绪。而在此之后的众多游泳健将中,吴传玉是最传奇的人物。

02

从"小飞鱼”到“中国的飞鱼”

吴传玉1928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他的队友黄鸿九在回忆吴传玉时曾写道:“吴传玉祖籍福建,从小喜爱游泳,并具有一份特有的天才。

当年印尼电影院里只要放映《人猿泰山》,吴传玉必定会去看,电影中泰山的扮演者约翰尼·韦斯穆勒,曾是世界自由泳冠军。电影中,韦斯穆勒将他的游泳特长展示到了极致……”

少年时代的吴传玉将韦斯穆勒视为偶像,久而久之,他萌生了到游泳竞赛中去拼搏的愿望。然而父亲并不支持,因为吴传玉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游泳训练,要说学过,几乎全是从电影里学的。

16岁(1944年)的吴传玉,参加了中爪哇华侨组织的游泳比赛,因战胜荷兰游泳名将,在印度尼西亚声名鹊起,被人称为“小飞鱼”。

1951年的秋天,23岁的吴传玉代表印尼,参加了在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国际比赛。而这场比赛彻底改变了吴传玉的人生轨迹。

“印度尼西亚?”荣高棠握着吴传玉的手问道。吴传玉摇了摇头回答说:“中国华侨。”

这是两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当时吴传玉并不认得时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的荣高棠,但他认得荣高棠当时衣服上印着的“中国”两字。荣高棠给吴传玉讲了中国发生的很多变化,也表示希望他能跟随自己回国发展。

这次青年联欢节结束后,吴传玉跟随中国代表团来到北京,参观了长城、故宫这些自己曾经只能在明信片、画报上才可看到的地方,同时也看到了欣欣向荣的中国,他决定留在北京,要做“中国的飞鱼”。

03

新中国第一个奥运纪录

1951年,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还处于“草创”时期,国家体委下属只有一个体训班,还包括篮球、足球和排球,游泳组的人更是少得可怜。游泳组算上吴传玉只有4个人,而且缺乏高水平的训练指导,训练条件相当简陋,唯一的室内游泳池还不能加温。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办,那一年7月17 日,国际奥委会在赫尔辛基举行第47届会议,以33票对20票的多数通过了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决议。两天之后(7月19日),奥运会就将开幕。

当中国代表团经历了4天4夜的长途跋涉来到芬兰,奥运会已接近尾声。按照赛程安排,中国的3 支球队同芬兰的球队进行了4场比赛,吴传玉幸运地赶上了100米仰泳比赛,成绩为1分11秒7。因路程中消耗了体能,最终吴传玉没能进入复赛,但这却是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写下的第一个纪录。

04

新中国国际赛场上第一次夺冠

1953 年,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运动会的仰泳决赛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体育场游泳馆内举行,馆内座无虚席,彼时泳道上的中国选手吴传玉并没有引起众人关注。

一分多钟过去后,吴传玉高高举起了手臂,他第一个触岸。吴传玉一战成名,以1 分8 秒4 夺得男子100米仰泳冠军,这是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国际比赛中第一枚游泳金牌。

颁奖仪式也创下了一个“纪录”——因大会组织者没有料到中国人会得冠军,当比赛结果公布时,工作人员急忙翻箱倒柜,寻找中国国旗和国歌唱片,前后翻找了一个小时,以致延误了发奖升旗和奏国歌,这也成为国际体坛发奖升旗最长间隔时间的纪录。发奖仪式结束后,一群记者包围了吴传玉。

一个外国记者问他:“你是代表中国参加的吗?”吴传玉自豪地回答:“是的,我是中国人,是中国运动员。”

吴传玉上台领奖的照片,也被刊发在1953年8月30日的《新华日报》上。这场比赛之后,“吴传玉”这个中国运动员的名字,迅速在亿万国人和海外华侨中沸腾。

05

他的传奇仍激励着人们

在1978年《体育报》报道的吴传玉故事里,记录了1953年吴传玉赛后写的一封家书,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的比赛中,战胜所有对手,为祖国夺取了金质奖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看到了我们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国际的上空,我为自己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我要继续努力奋斗。”

1954 年,吴传玉参加了国际学联组织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游泳比赛,连续获得100 米仰泳和100米蝶泳两项亚军。同年9 月,他光荣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是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个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运动员。

也许是天妒英才,1954 年10 月吴传玉赴匈牙利学习途中,飞机失事遇难,年仅26 岁。

但他的传奇还在继续。1984 年,吴传玉被评为“建国以来福建省十名最佳运动员”,并获得全国“建国以来杰出运动员”的光荣称号。2017 年,国际游泳名人堂授予吴传玉荣誉游泳先锋的纪念牌。如今,这座纪念牌保存在中国体育博物馆里。

原标题:《慢读 | 他是新中国奥运第一人,这位福建小哥哥被称作“中国飞鱼”》

阅读原文